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正文 第76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面对接二连三的求救,大秦天王苻坚在太极殿召开御前会议。大臣们异口同声反对救援,皆以为不必多此一举;唯有王猛一声不吭。

散朝后苻坚私下询问,王猛回答:“我们救燕实则为了自己。如果晋国占领邺城,其领土跨越黄河、长江,三分天下已有其二。桓温可动用河北与江南的人力与物资,晋军则能迅速抵近崤山和大散关。那时,陛下的大业也就完了。假如我军助燕击退桓温,燕国也疲惫不堪。我们见机行事,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苻坚赞同,遂遣表哥苟池、猛将邓羌率部二万开赴许昌,并派人给慕容暐报信。

公元369年七月中旬,雨后喜晴。离开邺城不久,慕容垂调兵遣将。吴王委任慕容德、刘当为正副先锋,拨给一万五千骑兵。慕容垂叮嘱二人绕过桓军偷渡黄河,阻挡东晋的援军。接着,吴王命令悉罗腾为中军的前锋,即刻开拔迎敌;其余将佐,各有安排。

出了中军大帐,封孚问申胤:“桓温兵多将广,却不来交锋;我认为晋国不会取胜。您看事态如何进展?”申胤点点头:

“桓温被称作枭雄。晋室衰弱,他才鹤立鸡群。然而在我来看,桓温肯定不会成功。他最大的缺点是优柔寡断,没有孤注一掷的胆量。年轻时桓温手刃仇家,已经把勇气耗尽了。成名后他屡屡逃避放手一搏的情况,妄图投机取巧。

伐蜀时桓温在簇桥(今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簇桥街道)望而生畏,部下误敲进军鼓让其取得胜果。当年在灞上桓温不敢攻打近在咫尺的长安,现今他在枋头照样畏缩不前。在必须冒险之时,桓温患得患失。如此性格,他必然一事无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