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10、跨过人生的折返点——有关四十岁以后的阅读 从仰望到平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四十多岁的阅读,你看见了更多隐藏于字里行间的东西,有时它是发见,也有时会是揭穿和破除。

博尔赫斯在谈书写技艺时曾毫不留情面指出来,时间一长,很多文学的诡计都会被看穿。这原本谈的是文学历史的迢迢时间效应,但阅读者却也发现,随着阅读的数量和年资渐增,随着年纪的日长,我们也有了更多看破诡计的能耐——精确点来说,这既是眼力,同时也是一种资格。我所谓的资格,意思很简单,那就是你发现自己年纪已然大到超过了大多数书写者写其书的年纪了,年轻时我们看这些人全是天才、是怪物、是长者和智者、是遥不可及的天神一样人物,忽然,他们还原成“正常”人了,甚至,其中一部分还是你的小辈。依据年纪,他们只是你的弟弟妹妹,你的儿子女儿,你的学生,或咖啡馆坐你旁边座位跟自己女朋友大吹大擂吵个你半死的毛头小伙子。

尼采说,耶稣要是再活久些,到他说这话的年岁,应该会收回那些天真昂扬而稀疏的教义,大体便是如斯心思。

举两个熟悉点的例子吧。比方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历史不朽文献《共产党宣言》,这份末世启示录般的神圣宣言,很长一段时日你根本只敢卑微地仰望它,不解的地方你不敢认为是它语义不清或书写者自己没搞清楚,你只会认定一定是自己程度不够没能弄懂;看到不安的地方你也一样不敢相信它会讲错,同样一定是你自己想法不对有问题云云。然而有这么一天,你忽然想到了,写《共产党宣言》的马克思根本不是你深印脑中那个须发怒张、仿佛才从伦敦大图书馆书海浸泡归来的老马克思,那个恩格斯也不是晚年书卷味十足、眉宇间透着睿智的好看恩格斯。一八四八年纂写好宣言那会儿,恩格斯二十八岁,马克思三十岁,用台湾现在的流行年龄分类学来说,这两人彼时皆是你现在满街看到的六年级小鬼。我们知道,有些东西源于天赋,有些可一步到位直接获取,但有些则非得耗时间缓缓堆叠不可。那个小小年纪的马克思和恩格斯,也许可以写很好的诗如普希金,也许可写出不复杂不世故但才气纵横夺人耳目的充满潜力小说,打天下无敌的篮球或飙出时速一百六的快速球,但说到总结人类的总体思维成果和复杂万端行为,从而找出历史规律并据此断定未来那些还没出生的人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走,你真正能赞叹再三的便是他们两个毛头小子的勇敢无匹,可以凭借这么单薄的知识准备把话讲到如此巨大且斩钉截铁的地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