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解读莎士比亚的悲剧 崇高的理念与食人的实践——读《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不,我的好伯父,可是普路同有信给您,他说您要是需要差遣复仇女神的话,他可以叫她暂离地狱,听候您的使唤;可是公道女神事情很忙,也许她在天上跟乔武有些公事要接洽,也许……”——坡普律斯

这个剧本崭露了莎士比亚世界观里最为阴沉的一面以及他对于人性前途的无尽的悲哀。诗人描绘的这种血淋淋的场面,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他内心那个矛盾得要爆炸的世界的写照。

剧情一开始便是血腥的杀戮。大将军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征服了哥特人,带着哥特女王一行俘虏回到罗马。在他的牺牲的儿子入墓前,他要杀一个女王的儿子作为对自己儿子的亡魂的祭礼。火已经升起来了,面无人色的痛苦的女王跪在地上向泰特斯苦苦求情,求他赦免她的长子。她说她的儿子也是同样的为国家和君主而战,没有任何罪过,她希望泰特斯效法天神的慈悲。她的话并没有使泰特斯有丝毫动摇,在历次战争中失去了十几个儿子的勇敢的将军,此刻满腔都是复仇的怒火。于是女王的长子遭到肢解之后被投入烈火,烧成焦炭。

以上惨烈的场面揭开了人性内在矛盾的可怕对峙。为着“国家、人民、公正、荣誉……”等等这些崇高的理念,泰特斯的儿子在战争中被敌人杀害。现在他要为儿子行祭礼,无非是从“公道”的原则出发,即“以血偿血”,以慰亡魂。泰特斯是一位品性完美的罗马忠臣。而从哥特女王塔摩拉这方面来看,则是另外一回事了。她打了败仗丧失了国土,被俘虏到罗马来,一路上受尽侮辱,但是这一切还不够,泰特斯还要当她的面肢解、残杀她的爱子。对于一位母亲的心来说,不会有比这更致命的打击了。这种惨痛的折磨,在日后会孕育出什么样的奇异的果子,已经可以预料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