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让空间成为角色”:蚀,1962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让空间成为角色”:蚀,1962

0

中央戏剧学院的徐峰老师曾有一个关于安东尼奥尼的讲座非常精彩,在开头谈到对于五十年代后期意大利电影,他引巴赞非常准确的阐释,说意大利电影有两个新走向,分别由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完成。安东尼奥尼的走向是心理的新现实主义,费里尼的走向是伦理的新现实主义。这也是两位意大利电影大师最大的区别所在,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没有一个费里尼式的有着“伦理落点”的结局,因为他是一个不信上帝,却又是一个守着道德疆界的人。(在DVD附录的有次访谈中,有人问及这个问题,安东尼奥尼大概这样回答:这个世界上存在着能够安抚、平和自己灵魂的道德,如果将这个道德实体看作上帝的话,我就信上帝)。

对于大多数习惯了“伦理落点”结局的观众,往往对安东尼奥尼完全开放、人物不知所踪的结尾,有着强烈的抗拒。我自己对他的作品的直觉是:冰冷、坚硬、抽象、缓慢、深刻,但是它所呈现的视觉画面又是如此完美、迷人、敏感、准确。这令我常常有一种矛盾的观影体验。对于《蚀》,我仅凭借自己所看到、所理解、所知道的给出“谨慎的”记录,并不期待对它有新的、或正确的诠释。我的记录将这部影片粗略的分为9个段落。

1.

莫尼卡·维蒂扮演的维多利亚决定与情人里卡多尔断绝关系。时间是夏日清晨,地点是罗马郊外的寓所。影片给出的是房间中若干局部的静态画面,并表现出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物品的关系。两人的对白很少,多数是沉默,偶尔互相对视。这样形成一种沉闷、紧张的气氛。在这开头缓慢的十分钟里面,安东尼奥尼给予寓所的空间以细致地解析,同时也展示了莫尼卡·维蒂的身体,但这些镜头“并不带有拜物的崇拜和偷窥的意味”,这和好莱坞电影完全不同。在这十分钟里,两个人的位置、视线、对话,等等都是表现状态的语言,在不停地、微妙地变化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