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六章 文化寻根意识的实验 第三节 来自民间的美好诗情:《商州初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贾平凹的《商州初录》4 写于1983年。他在此前和此后的很多小说如《腊月。正月》、《鸡窝洼的人家》、《天狗》、《小月前本》、《浮躁》等,都主要描写农村社会中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描写随着改革开放而进入农村的商品意识和现代生活方式对古老民风民俗的冲击,以及所引起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他由此来探索人性在时代变革中的内涵,写出了人们精神世界的各种生动气象。但贾平凹更为突出的创作特色,还在于他通过描绘秦汉文化环境中特有的生存方式和风土人情,展现出来自民间的美好人情,以一种清新、纯朴的笔调营造出了一个特别具有诗意美感的艺术世界。这种倾向在《商州初录》中表现得最为显明。

这部作品由一段“引言”和十四个相对独立的短章组成,作者在引言中自述了写作的起因:随着现代文明的发达,“商州便愈是显得古老,落后,撵不上时代的步伐。但亦正如此,这块地方因此而保持了自己特有的神秘。今日世界,人们想尽一切办法以人的需要来进行电气化,自动化,机械化,但这种人工化的发展往往使人又失去了单纯,清静,而这块地方便显出它的难得处了。”作者感慨于这种难得,感受到商州古老文化的存在对于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他的写作意图便在于对这种文化加以全面、深入的描述,努力展现出它的种种美好。与其他寻根派作家有些不同的是,由于商州还是他成长的故乡,贾平凹对于自己的“文化之根”怀有着特殊的亲近,这使得他在一种多情、诗化的描述中,自觉过滤掉了那些可能同时存在的愚昧、丑陋、恶的成分,更加突现出了商州文化中的风情和人情之美,那些民族文化的优秀内涵在他的情感表达中犹如一颗颗耀眼的珍珠,闪烁着无穷的魅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