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儒法之争 一 血染的思想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前言】前面节目中易中天教授带领我们从孔子入手学习了先秦诸子中的儒墨道三家的政治主张及他们之间展开的争论,针对社会问题,儒家提倡仁爱,墨家主张兼爱,而道家则认为仁爱与兼爱都不能救世,唯一的方法是什么也不做,即“无为”的思想,三家激烈争论,但他们都主张回到过去,此时主张面对未来的法家横空出世,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商鞅和韩非,那法家是怎么回事呢?

【正文】法家是先秦诸子中的“另类”。怎么个“另类”呢?先秦诸子就是思想家,诸子就是很多思想家。思想家他主要是要思考,思考他要付出心血。但法家的思想却不但要付出心血还要流出鲜血还要献出生命。也就是说在先秦诸子诸家中,唯独法家的思想是必须豁出命来实践,流出血来祭奠,是“血染的思想”。这里面流血的献出生命的不但有当时许多有罪或无辜的贵族或平民还有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也就是说连法家思想的创立者自己都要流出血来都要献出生命。比方说商鞅和韩非。商鞅的名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改革家。商鞅出生的时代大约和孟子庄子同时,比孟子庄子稍早一点。他是卫国人,保卫的卫,所以又叫卫鞅。他不仅是卫国人而且是卫国国君的孙子。当时贵族有四等:天子、诸侯、大夫、士。天子的家族叫王族。诸侯不管爵位如何,诸侯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但不管是哪一等爵位都可统称为公,所以诸侯的家族叫公族。天子的儿子就叫王子,天子的孙子就叫王孙,诸侯的儿子就叫公子,诸侯的孙子就叫公孙。商鞅就是卫国的公孙所以又叫公孙鞅。为什么叫商鞅呢,是后来他到了秦国,秦孝公封他商地,把商这个地方,於商,把这个地方封给了商鞅,所以就成他为商君也叫商鞅。后来大家都叫商鞅了。商鞅是卫国的公孙,而这个卫国在商鞅的时候已变成一个小国了,变成了一个附庸国。谁的附庸国呢?魏国的。所以他虽然是贵族实际上是没什么地位的。只好到魏国的国相公叔痤手下去当一个家臣。公叔痤是大夫,大夫有家,家里面有管家的。管家的就叫家臣。公孙鞅就去做公叔痤的家臣。公叔痤对他非常赏识说他是一等一的人才了不得。所以公叔痤临终时就把商鞅推荐给魏国的国君魏惠王。魏惠王这个人物在我们这个系列节目里面已多次出现,他就是我们在讲孟子时提到的梁惠王。因为魏国的国都在大梁所以也叫梁惠王。为大家方便记忆以后也称他为梁惠王。这个梁惠王在公叔痤病重时去看公叔,说寡人全靠先生帮助治国,万一先生有什么不测寡人的国家该怎么办呢?公叔痤说公孙鞅可替代我。梁惠王听了后一言不发,不以为然嘛。那公叔痤说:“大王,公孙鞅可是一等一的人才,如果大王不用他就一定把他杀了。因为他要跑到别的国去就是我们魏国的大敌。”梁惠王说:“好,先生休息吧。”出来了。出来后公叔痤马上就把商鞅,当时叫公孙鞅叫过来说:“孩子啊,我是没有办法。我必须先公后私先君后臣。我要先对国家尽忠然后才能对朋友尽我的忠。我刚才跟大王已说了这些话,看来大王是不会用你的,你赶快跑。”公孙鞅怎么说呢?说:“主公,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照。但那个王既然不听主公的话用我,也不会听主公的话杀我,我用不着跑。”果然这个梁惠王也就是魏惠王出门后就对旁人说,这个公叔痤是不是发高烧啊说胡话,他让寡人把国家交给那个什么公孙鞅,不太搞笑了嘛。不杀。等到公叔痤去世后公孙鞅他也找不到工作就去了秦国。去了秦国怎么样呢?好家伙,秦孝公见到他以后当做宝贝,马上实行商鞅的(公孙鞅的)改革措施,一下子秦国强大起来。后来那个魏惠王就是那个梁惠王肠子都悔青了。可商鞅在秦国推行改革变法尽管非常成功,秦孝公一死商鞅就被杀了,而且死得非常惨。什么刑法呢,车裂。什么叫车裂呢,五马分尸。但车裂有两种,一种是活人车裂一种是死人车裂。活人车裂就是把一个活人,头、四肢用绳子绑住,五匹马同时跑把人杀掉。还有一种就是分尸了,先杀了以后再分。那商鞅受的是哪一种呢?估计是后一种,就是分尸,但也非常之惨。这是商鞅。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