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篇 琴棋书画 难得糊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问在中国的现代社会里,哪个书法作品的影响最大,恐怕除了毛泽东同志的书法作品之外,就要属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了。

“难得糊涂”是郑板桥在潍县作县令时写的,他还题过几幅着名的匾额,如“吃亏是福”等等,但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还是“难得糊涂”。

据说,“难得糊涂”这四个字是在莱州的文峰山写的。莱州在潍县西北,背临大海,城的东南有云峰山,山上有很多历代的碑刻,是文人雅士们赏玩书法、游历春山的好去处。

有一年,板桥专程去云峰山观摩“郑文公碑”,因为在山上盘桓得太晚了,不得已借宿在山间的一间茅屋里。茅屋的主人是一个儒雅老翁,自称是“糊涂老人”,仙风道骨,出语不俗。在他的室中,有一个方桌面般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缕刻精良,板桥一观之下,大呼“大开眼界”。

郑板桥通了名,老人一听是本县太爷,又是书画名家,就请郑板桥题字,以便镌于砚背。郑板桥知道老人必有来历,便题了“难得糊涂”四个字,用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的印。

但这块砚石实在是太大了,字写完尚有余地,郑板桥说,老先生应当写一段跋语。老人欣然写了“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而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完,老人也用了一方印,板桥一看,印上的字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板桥大惊,知道是一位退隐的官员。当下见石砚上还有空隙,就又补写了一段“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