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篇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近现代文学 在烈火中翱翔的凤凰——郭沫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五四”时期的青年,“心里只塞满了叫不出的苦,喊不尽的哀。他们的心也快塞破了。忽地一个人用海涛的音调,雷霆的声响替他们全盘唱出来了,这个人便是郭沫若。”

——闻一多

诗人的心境如同一湾清澄海水,没有风的时候,便静止如一明镜,宇宙万汇底印象都涵映在里面,一有风的时候,便翻波涌浪起来,宇宙万汇都活动在里面。这风便是直觉、灵感。

——郭沫若

80多年前,一个诗人的灵魂被艺术女神所掳掠、折磨,他处于时代诗歌创作的巅峰,如同19世纪俄罗斯的伟大文学家、哲学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一样,不能自己。《女神》是这一时期诗人的心血结晶。他自己说,写《女神》中的那些代表性诗作时,他如同奔马,冲动得不得了,写完后如死海豚;灵感来时,激动得连笔都抓不住,浑身发烧发冷。他属于天才型或文艺型心理素质。这种素质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他的文艺观也是追崇天才、灵感、直觉的,所以他总认为诗是写出来的,并非做出来的。

他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公元1892年—1978年),现、当代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笔名郭鼎堂、麦克昂等。四川乐山人。郭沫若一生无论是从事文学创作、史学研究,还是从事实际的社会活动,他的人生目标都是一个,即兼济天下。很少有现代中国作家能够像郭沫若那样具有如此的雄伟抱负,更很少有现代中国作家能够像郭沫若那样倾尽全力去实现这种抱负。郭沫若从事文学创作伊始,曾提倡过“为艺术而艺术”,但就是在那时,他也从未忘怀过社会人生,从未忘怀过试图用文学来“使生活美化”、“唤醒社会”的使命。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是中国现代新诗的奠基之作,它出版于1921年8月,全诗共三辑,以第三辑最为重要。他的许多代表诗篇皆出于此,如《凤凰涅槃》、《天狗》、《炉中煤》、《匪徒颂》等。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