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十二章 追求人格独立的李商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晚唐诗人李商隐是笔者最钟爱的文学家之一,他在唐代乃至中国文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都极为熟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录了他的二十二首诗作,仅次于杜甫,王维,李白,位居第四。他蕴藉含蓄、典雅瑰丽的诗风为无数后人喜爱、模仿。晚唐诗人在前辈光芒的照耀下大有山穷水尽的下滑趋势,而李商隐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他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与杜牧并称“小李杜”。他的不少名句脍炙人口,流传甚广,如“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毋庸置疑,李商隐是一位成功的诗人,但他的人生却是一个莫大的悲剧。

在李商隐十岁前后,他做幕僚的父亲在浙江去世,他和母亲、弟妹们不得不回到了河南故乡。没有收入来源的一家人很快就陷入了生活的贫困,要靠亲戚接济才能勉强度日,身为家中长子的李商隐早早地就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后来,他在文章中提到自己在少年时期曾“佣书贩舂”,即帮别人抄书、贩卖粮米,贴补家用。

李商隐早年的贫苦生活对他性格和观念的形成影响很大。一方面,他刻苦读书,力求上进,渴望早日做官,光宗耀祖,改变贫困衰微的家境,另一方面,这种经历使他养成了犹豫、敏感、清高,独立的性格,从而导致了他日后曲折坎坷的仕途生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