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九章 白居易为什么不说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唐代诗人李绅是以两首《悯农》诗流芳后世的,其中一首就是妇孺皆知的《锄禾》(为了适合儿童阅读才改成了这个题目),而笔者更欣赏的则是另一首,其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二句的警世意义绝对不亚于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深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同志按理说应该是个生活俭朴的人,然而事实却大跌后人眼镜。也许李绅曾经非常节俭朴素,但是他在当了官老爷,特别是淮南节度使(后来又升格为宰相)之后,却骄奢淫逸起来了。史书记载,李绅为官后,逐渐奢华到一餐耗费千百贯。他特别喜欢吃鸡舌,每餐一盘,耗费活鸡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与他同时代的诗人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对其无不嗤之以鼻,嘘之以声。

笔者以为,史书的记载可能有点夸张,但李绅的奢侈是肯定无疑的,否则韩愈、刘禹锡等大诗人不会就此对他进行批评,这就有了一个问题,同为大诗人,而且对李绅更熟悉的白居易为什么在这个事上不说话呢?

白居易和李绅都是新乐府诗派的中坚人物,他俩和这个诗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元稹互相都是很好的朋友,经常你来我往,诗词唱和。但白居易好像并不是一个尽职尽责的真正的好朋友。如果白居易尽到了一个朋友的职责,劝说李绅在生活上由奢入俭,放弃过分奢侈的鸡舌宴,那么,在做人为官这个方面,李绅留在历史上的就是知错能改的正面形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成了口是心非的反面教材。可惜的是,面对李绅的骄奢,白居易由于照顾朋友李绅的面子或者其他原因最终保持了沉默。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