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圣人之境:随芝生从容共阅人世情 遗失信者,世间再无立锥之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从个人成功的观点看,有信亦是个人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

——《理想人生》“存诚敬”

一句“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让人们看到了诚信的价值。“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些流传了千百年的古语,都是对“信”的要求与强化。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人们不但为守信大唱颂歌,而且还努力地身体力行着:商鞅为推行新法,在城门“立木为信”;俞伯牙为践信,摔琴祭知音;曾子为不失信于三岁孩童,操刀杀猪……

《管子·枢言》曾写到:“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这一美德伴随着一代代的中国人走过沧海桑田,经历雪霜磨砺,最终沉淀为民族的精髓。离开了信,人就无法立足于世。同时,“信”也是社会得以正常发展的根基,如冯友兰先生所言:“一个社会之能以成立,全靠其中底分子的互助。各分子要互助,须先能互信。”试想一下,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互信,每个人都时时心存怀疑,那么中国古代社会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如冯老所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皇帝,也不能说是不聪明,到后来总是把事情办糟。像唐明皇,在安禄山已经打到潼关时,他还是照样寻欢作乐,那些掌权的大小官员,在他面前都不敢说真话,因为说假话最容易最保险,而说真话会引起麻烦。大小官员都不得不用官僚主义的一个妙诀,就是“瞒上不瞒下”。瞒来瞒去,就只瞒着掌握最高权力的那个人。等到那个人也觉得他是被瞒了的时候事情已经糟到极点,无可挽回了。上与下之间互信的缺失,便酿成了如此的惨剧。其后果无非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悲剧。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