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 战国时期的青铜文化 第五节 铜镜、带钩与铜灯的普遍应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古代,最初人们是用陶盆盛水以鉴容,因此,盆又称为鉴。进入青铜时代以后,开始用青铜来制作镜子。多为圆形,正面微凸,光洁明亮,用以鉴容。背面中间有钮,用以系绳悬挂。周围铸有纹饰,富有艺术性。在中原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铜镜是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四面商代晚期的铜镜。圆形,有的背面铸有叶脉纹、连珠纹等纹饰,中央有半环形钮,制作粗糙。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铜镜发现也很少,说明在青铜礼器发达的时期,青铜生活日用品的生产是不发达的。

到了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中期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最终确立,青铜礼器衰落了,而铜镜等日常生活使用的青铜器的生产大为发展起来,并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例如在湖南长沙发掘的战国时期的楚墓,约四分之一都随葬有铜镜。楚国的铜镜主要有山字纹镜、蟠螭纹镜、四兽纹镜等;往往以细密的羽状纹作为地纹,含锡较高,制作十分精致。河南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可以作为中原地区的代表,工艺十分精湛,有金银错镜、镶玉嵌琉璃镜、镜面与镜背分别用含锡量不同的青铜制成的复合镜等。此外还有武士骑马持剑与野兽搏斗的狩猎纹镜等,表现社会现实生活,十分生动。

秦汉以后,铜镜继续发展,出现了铸有铭文的铜镜,尤其是透光镜(即当光线照射到铜镜正面时,能反射出镜背面纹饰的大致图像)的出现,反映了制镜工艺的高度水平。隋唐时期铜镜制作工艺达到了高峰,如瑞兽葡萄镜、月宫镜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明清时期玻璃镜开始流行,取代了铜镜,成为主要的鉴容用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