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古代的葛、麻纺织 第二节 麻纤维的脱胶技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麻类植物枝茎表面的韧皮是由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及其他一些杂质组成,如想较好地利用麻植物纺织,就不仅需要取得它的韧皮层,而且必须去除其中的胶质和杂质,将其中的可纺纤维分离并提取出来。这种分离和提取麻纤维的过程即现代纺织工艺中所说的“脱胶”。

中国古代利用麻类植物韧皮层的方法,根据其经过的历程来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最早采用的是直接剥取不脱胶的方法。即用手或石器剥落麻类植物枝茎的表皮,揭取出韧皮纤维,粗略整理,不脱胶,直接利用。这种方法在新石器时期曾广泛使用,河姆渡出土的部分绳头,经显微镜观察,发现所用麻纤维,均呈片状,没有脱胶痕迹,说明就是这样制取的。

随后采用的是沤渍法。随着人类生活实践和生产劳动实践的积累,人们从倒伏在低洼潮湿地方的麻类植物自然腐烂中得到启示,懂得了通过沤渍可使麻植物的胶质部分脱落,开始有意识地采用人工沤渍的方法,提取其纤维。浙江钱山漾新石器遗址及一些商周墓出土的麻布片,经鉴定都有明显的脱胶痕迹。

有关沤渍脱胶法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可以沤麻”、“东门之池,可以沤苎”。这是一种有一定的科学道理的方法。在日光照射下,流速缓慢的池水,温度较高,水中微生物的数量可以迅速增加。它们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需吸收大量沤在水中麻植物的胶质,作为自己的营养物质,这在客观上起了脱胶作用。因而水中微生物的数量,成为沤渍的关键。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