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五节 “千峰翠色”话名瓷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世界文明史上,瓷器与丝绸一样,也是中国的一项带有鲜明民族色彩的独特贡献。

瓷器的出现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商周时期的烧陶过程中,就烧制出类似后世瓷器特征的器物来,现人们一般称之为原始瓷器。而瓷器的有意识大量生产,则是从公元1世纪时的东汉时代开始的。

瓷器的特点是坯胎以白色高岭土(也叫瓷土)为原料,表面施有玻璃质釉,在1200℃左右的高温下烧成,成品的吸水率低,质地坚硬细致,敲击有清脆的音响。瓷器颜色主要由釉里所含的金属元素决定。青瓷的釉里含有铁元素,在还原焰里烧制,而生成氧化亚铁。氧化亚铁的含量在0.8%~5%时,瓷釉呈青绿色,颜色由淡到浓,如超过5%,则颜色成暗褐色,甚至黑色。白瓷是单纯的石灰釉,要求坯料和釉中铁的含量越少越好。而红色的瓷器是由胶态单质铜的呈色作用引起的,青花瓷釉中则含有钴元素。

经历了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唐宋时期,我国的制瓷技术已达到相当精熟的程度。这时期的瓷器主要分为青瓷和白瓷两大类,出现了一批著名的瓷窑。

青瓷以越窑为代表。越州(今浙江绍兴一带)青瓷质地细腻,明澈如水,莹润似玉。陆龟蒙的“九州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孟效的“越瓯〔ou欧〕荷叶空”;韩偓的“越犀玉液发茶香”等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越州青瓷的色泽和质地之精良。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