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五章 河洛瑰宝——洛阳龙门石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九朝故都洛阳有一石窟,名龙门石窟。这是我国北方三大石窟之一。其特点是洞窟多、雕像多、题记多,堪称河洛瑰宝,中原一绝。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城南13公里的伊水两岸,南北长一公里许,现存窟龛2100多个,其中大型窟29个,造像10万多尊,题记碑刻3600多件,佛塔50余座。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来的东魏、西魏、北齐、隋、唐、北宋等朝代都继续有所雕凿。其中北魏时期雕凿的窟龛约占总数的1/3,唐代窟龛约占总数近2/3。北魏的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和唐代的潜溪寺、奉先寺、看经寺等都是龙门石窟中有代表性的洞窟。此外,在龙门四周还有一批“卫星”窟,它们的风格与龙门造像一脉相承,也是龙门石窟的组成部分。1000多年来,龙门石窟受到过自然侵蚀,也遭到过人为的破坏和帝国主义的掠夺。1949年后,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修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门石窟的开窟造像可分北朝和隋唐五代两个时期。北魏孝文帝时期首开古阳洞,它是支持孝文帝迁都的一批贵族官吏雕造的,为龙门石窟中造像最多的一个洞。该洞正壁为一佛、二菩萨,左右壁各有三层龛像,基本上都是北魏雕造。宾阳三洞刻于景明元年至正光四年(公元500—523年),其中仅宾阳中洞全部完成,为北魏后期代表性洞窟之一。中洞造像,正壁为典型的五尊像组合,南北两壁为一组三尊立像,前壁有大型浮雕人物像,即著名的《帝后礼佛图》。可惜该图已于1935年被窃往国外。北魏后期洞窟的形制,主要的仍然属于礼拜窟类型,方形平面,穹窿顶,龛有尖拱。题材以三世佛为主。这时的龙门石窟雕刻手法,已表现出由云冈石窟的直平刀法向圆刀刀法过渡的趋向;艺术风格也有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中原风格”。这种中原风格,是鲜卑族文化与南朝汉族文化相融合、外来的佛教艺术与中国传统艺术风格相融合的结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东、西魏造像,大都是在北魏洞窟壁面上补刻小龛,龛形也无多大变化。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70—575年),无量寿佛开始称为阿弥陀佛,造型也变为矮胖壮健,隆胸宽肩,有厚重感;衣褶简洁,多用圆刀,这是一种由北魏造像向唐代造像过渡的表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