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著名的佛教寺庙 第二十一节 承德外八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的东面和北面的山坡台地上,排列着大小11座喇嘛寺庙,其中八座由朝廷派驻喇嘛,喇嘛银饷也由专司少数民族事务的理藩院发放,因其位置在京城之外以及避暑山庄之外,所以人们习惯上称之为“外八庙”。当时,清朝中央政府为了团结国内少数民族,特别是信奉喇嘛教的蒙、藏等族的上层首领,实行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1713年至1780年外八庙的修建,就是这种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

具体说来,这八座庙分别是溥仁寺、普乐寺、安远庙、普宁寺、须弥福寿之庙、普陀宗乘之庙、殊象寺、溥善寺。这些庙依山就势而建,形式各异,布局自然,气魄雄伟。除溥善寺以外,其他各庙都面向避暑山庄,象征各族心向中央,国家统一。这些建筑融汇了西起西藏、北到蒙古、东南至浙江等地藏、蒙、汉各族建筑的风格,体现了当时各民族文化上的交流。经过200多年的天灾人祸,溥善寺已经不存,其他七座中个别建筑也被损毁。现存的七座寺庙中,以普宁寺、普乐寺、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规模较大而又较为著名。

普宁寺别名大佛寺,位于避暑山庄东北约2.5公里,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这一年五月,乾隆帝出兵伊犁,平定了准噶尔部达瓦齐汗的叛乱,十月,乾隆帝在避暑山庄大宴各族王公,分封爵位。为团结众心,又仿康熙战胜漠北喀尔喀蒙古后建寺的做法,取普天安宁之意,建普宁寺,以期达到“自雪山葱岭,以逮西海之广大臣民安居乐业、永永普宁”的目的。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