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建筑小品 第二节 华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北京天安门前有一条金水河,河上架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前面,左右分别有两只石头狮子和两根高高的称为华表的石头柱子(图33),这些狮子和华表对天安门起着衬托的作用,大大加强了这座皇城大门的威严。

图33 北京天安门华表

这种华表是怎样产生的呢? 传说古代帝王为了能听到老百姓的意见,在宫城的外面特别悬挂了“谏鼓”,在车马人行的大道上设立了“谤木”,《淮南子 ·主术训》中记载着:“尧置敬谏之鼓,舜立诽谤之木”。所谓谏鼓,就是在宫外悬鼓,让臣民有意见就击鼓,帝王听见后就让臣民进去当面谏告;所谓谤木,就是在大路口、交通要道上竖立木柱,臣民可以把意见写在上面。古代的“诽谤”,原来本无贬意,而是议论是非,指责过失之意。谏鼓、谤木是否确有其事,难予考证。历史上一向将尧舜时代称为盛世,唐尧、虞舜当作帝王的典范,其实他们当政时还是中国的原始社会时期,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他们都是一个部落的大酋长,遇事习惯于找众人商量,连酋长的继承人也由众人选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禅让”之说。但是那个时候生产力水平还十分低下,生产工具仅仅是石器和弓箭,吃半生的肉,穿粗布衣,住的是穴居和土屋,尤其是当时文字还很简单,要把意见写在谤木上是很困难的,后世人并不注意这些事实,他们只看到那个时代在政治上的一点平等现象,就将尧舜之制当作最高的政治理想了。当中国进入到奴隶制和封建制社会以后,文字发达了,能够把意见写到谤木上了,但这种发扬民主的纳谏之举却反而行不通了,“八字衙门向南开,穷人小鬼莫进来”,县衙门尚且如此,帝王宫殿自然更进不去了。于是,立在大道上的谤木不再有听纳民意的作用了,而是逐渐变为交通要道口的一种标志了,所以到后来“谤木”又被称为“表木”,这就是华表的起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