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坛庙建筑 第一节 祭天地、祖先的坛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坛庙建筑是一种礼制性建筑。礼,就是规定社会行为的一种法则、规范和仪式的总称。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人类的生存经常会遇到天灾的侵害和野兽的袭击,当时又不可能科学地认识这些现象,于是将希望寄托在一种神灵的保护上,把某些动、植物作为幻想中神灵的标志而加以供奉,这就是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逐渐将自然界的天地代替了原始的图腾,待到宗教产生以后,佛、真主、上帝又代替了天地而成为人们膜拜的对象了。礼制性建筑,广义地说,就是为这些图腾崇拜、祭祀天地提供的场所,为拜佛敬真主举行仪式的地方。但是现在要介绍的礼制建筑不包括宗教的寺观,又因为它们经常以坛和庙的形式出现,所以就将这一部分礼制建筑称为坛庙建筑。坛庙建筑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祭祀自然界天地山川和帝王祖先的坛庙;二是纪念历史上有贡献的名臣名将、文人武士的祠庙;三是大量存在于民间的,为祭祀宗祖的家庙祠堂。

(1) 太庙与社稷坛 远在公远前11世纪的周代,各种祭祀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礼制。在后人写的《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当时王城的规划是:王城每边长九里,各有三个城门,城内纵横各有九条道路,路宽有九轨(二车轮之间为一轨),王宫居中,左面是祭祖宗的庙,右面是祭社稷的坛,前面是朝会场所,后面是市场。这说明庙和坛当时在都城中已经有了比较重要和固定的位置了。这种左祖右社的格局在以后唐长安、宋汴梁、元大都中都有体现。明、清的北京城,更是明确地将庙、坛分置于紫禁城前的左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