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元明清时期的家庭教育 第十七节 曾懿的《女学篇》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曾懿,字朗秋,一字伯渊,四川华阳(今属双流县)人,是清朝末年少有的一个女才子。清光绪末年她出版了《浣花集》、《鸣鸾集》、《飞鸿集》、《浣月词》等诗词作品集,此外还刊刻了《医学篇》八卷,《女学篇》九章并附《中馈录》一卷,内容涉及文学、医学、烹调和家教,尤其她在女子教育方面的独特见解,被当时宿学名儒称为“独异”之论,争相传播。

曾懿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亲曾咏是道光甲辰科进士,母亲左锡嘉亦富有才学,擅长诗赋、书画,著有《冷仙馆诗稿》八卷,《诗余》一卷、《文存》一卷,时人称她的作品“如行云卷舒,流波跌宕”。曾懿父母相亲相爱,相互唱和,尤其对天资明敏,诗词过目成诵的爱女曾懿钟爱有嘉,五岁时即教她识字、作画,稍长就让她随意浏览家中所藏书籍。在油灯下,父母二人让女儿端坐案旁,给她讲解诗书,循循诱导,为她打下了治学根底,养成广博兴趣。

10岁那年,父亲积劳成疾病故在安庆任上。可怜的寡母孤女,遂洒着一路悲泪,将灵柩扶归四川老家安葬。贫居数椽茅屋,全靠母亲卖字画糊口。在艰辛苦难的日子,母亲仍不忘教育子女,将家从偏僻闭塞的乡里迁居成都市南,后为了防止子女沾染城市浮侈习气,又移居离城数里的杜甫故居浣花溪草堂生活。小曾懿朝夕侍奉母亲身旁,耳濡目染,金石词章、书画针黹〔zhi止〕、烹饪之术无所不受教导。在母亲的精心辅导下,曾懿技艺日进,以丹青运于女红,所绣山水花卉翎毛,无不酷肖,一时名满蜀都,求画乞花者络绎不绝,生计略有着落。由此,母亲更是用心家教,着意造就女儿。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