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清代书院的衰落和改学堂 第三节 清末书院改学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古代书院,自唐末五代,经宋、元、明、清,延续1000余年,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学术文化思想和教育培养人才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形成了一套优良的传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在清末中日甲午战争之后,随着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在西学东渐的刺激下,学习西方,富国强兵,救亡图存的革新浪潮日高。封建教育日趋腐败,书院教育也“弊已积重,习亦难返”,不改革已无出路。

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有识之士,如郑观应、汤震就曾提出“仿照泰西程式”改革书院的主张。甲午战争之后,改革书院的呼声和行动更加强烈和普遍。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中国人民在痛苦中惊醒,要自强必变法,欲变法关键在兴学育才,已成为国人的共识。而广立学校,“所费必多”。有人指出:“今国家正值患贫,何处筹此巨款?”人们很自然想到,改革书院,利用书院已有的基础和条件,以实现尽快兴学育才的目的,不失为一大良策。当时,全国各省及府州县都设有书院,“多者十数所,少者一二所”,并且各有经费,这样,“因旧增广,则事顺而易行,就近分筹,则需少而易集”,对现有书院进行改革,或加以变通整顿,或直接改为学堂,无需更多经费,同样可以尽快实现兴学育才的目的,这是一条“兴学至速之法”。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