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千姿百态的各种书体 第四节 楷书各种书体的艺术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楷书自汉末三国魏晋发轫以来,至南北朝定型,隋唐而达到极致,其间千舟竞发,各展奇姿,固然美不胜收。而既规整到法度森森之后,看来已不易发挥个性,似不能再出现什么美的艺术,然竟也千娇百媚,各具风韵。今将历代典型列下:

《宣示表》,传钟繇书,小楷,这当是最初成形的状态,较前章所举《力命表》又有了进步。

《黄庭经》,王羲之书,小楷。从用笔及结字看,均已脱尽隶意,具楷书规模,有相当的进展。

《王兴之夫妇墓志》,东晋永和四年(公元348年)刻,这当是稍大楷书最早的样子,隶意尚未完全脱尽,但已是正书。

《洛神赋十三行》,东晋王献之书,小楷。奇姿丽质,如玉树迎风,摇曳生情;秀外惠中,似佳人凝露,润脸呈花。小楷以情致胜者,无过于此。 比之乃父羲之,似又有了发展。

《爨宝子碑》全称《晋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宝子碑》,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在云南曲靖城南杨旗田发现。此碑峻利方劲,气魄雄强,凝重粗犷,稚拙奇巧。这当是南方楷书的坯型。(图17)而再至《爨龙颜碑》,楷书之笔势结体又较《宝子》大进了一步。

图17 《爨宝子碑》

《瘗鹤铭》,传为梁陶弘景书,可能是梁天监十三年(公元514年)立。原刻在镇江焦山西麓石壁上。宋时被雷击,崩落江中,石碎为五。后移山上,现存30余字。其字势若飞动,气息萧远淡雅,举止爽落,气魄宏逸。楷书中的笔画体势,一切俱全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