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汉字的古文字阶段 第五节 小篆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后世许多学者把它叫做“籀〔zhou皱〕文”或者“大篆〔zhuan赚〕”,是相当工整的一种文字,比起西周和春秋时代的金文,变化也不算太大。这种字,可以用唐代时出土于该地区的《石鼓文》作为代表(图21)。

图21 石鼓文拓片(部分)

同时,在秦国民间还酝酿与流传着一种书写起来较为简便而快捷的字体,例如秦孝公十八年(公元前344年)大良造(官爵名)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制度而颁发了一种容量为一升的标准器,后世称为“商鞅方升”,其器壁上镌刻的铭文,使用的就是这种新字体(图22)。

图22 商鞅方升铭文(摹本)

秦始皇施行“书同文”,统一全国文字,就是以秦国上述两种字体为基础的。他的丞相李斯主持并参与了这一工作。整个工作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 二是将秦国固有的籀文即大篆的形体进行简省删改,同时吸收民间的字体中一些简体、俗体字,加以规范。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正式字体——小篆。相传李斯本人还用小篆书写了一些碑石,如《泰山刻石》、《峄〔yi异〕山刻石》(图23)、《会稽刻石》等,以颂扬秦王朝的丰功伟绩,同时也作为这种新字体的范本。

汉字发展到小篆阶段,前所未有地表现为定型化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