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从两千年前说起 第一节 周代的“四方之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如果你溯长江而上,去探寻它的源头,你将会看到:滚滚长江,最初不过是从青藏高原万里冰川的冰凌上一颗颗滴下的小水珠。它们聚集成许多条细细的水流,再汇成溪,汇成河,一路上接纳着大大小小的其他河流,终于汇成大江,浩荡东去。你想过吗?这正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积累和发展过程的缩影。

中国地方志起源于何时?怎样发展到了今天的规模?这样从两千年前说起。

中国有悠久的史学传统。上古的“史”本是一种官职,除记录君王的言行和国家的大事外,还负责起草文书,发布政令,整理和保管图书档案。《史记·蔺相如列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729年,秦昭王和赵惠文王在渑池(今河南渑池)会见。当时秦国强,赵国弱。宴会之中,秦王要求赵王奏瑟(一种弹拨乐器。赵惠文王善鼓瑟),然后让秦国的史官记上:“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赵国的上大夫蔺相如不能忍受这种屈辱,立即上前请秦王表演击缶〔fou否,一种瓦质打击乐器〕,并威胁说:“现在我离大王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肯击缶,恐怕不免要流血了。”秦王没有办法,很不高兴地敲了一下缶。蔺相如马上让赵国的史官也记上:“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这件事说明,到春秋战国时期,设置史官,将重大事件随时记录在案,已经是非常普遍的制度。在实行分封制的古代中国,一个世袭的诸侯国就是一个独立的行政区域,各国史官记录和保存的资料,就是我国最早的地方文献了。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