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隋唐至宋时期的地图 第三节 《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研究中国科技史的学者在一本刊行于17世纪的《五岳真形图》中发现了一幅《东岳(泰山)真形图》,这幅图用墨迹勾绘出了泰山山脉的形状和走向。当他们将这幅图与现在用等高线表示的泰山地图对比时,发现居然大致相同(图12)。根据《五岳真形图》的说明,原图是唐朝人所作,早已散失,作者也已不可考。但在相传为西晋葛洪所作的《汉武帝内传》中,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帝又见王母巾笈中有一卷书,盛以紫锦之囊。帝问此书是仙灵方耶,不审其目可得瞻盼否?王母出以示之曰:“此五岳真形图也……岂汝秽质所宜佩乎?……”帝下地叩头,固请不已。王母曰:“……乃因山源之规矩,睹河岳之盘曲,陵回阜转,山高陇长,周旋逶迤,形似书字。是故因象制名定实之号,书形秘于玄台,而出为灵真之信。诸仙佩之,皆如传章;道士执之,经行山川,百神群灵,尊奉亲近……”

图11 《华夷图》拓本

图12 东岳真形图(左) 泰山等高线图(右)

〔今译〕汉武帝又看到王母的小箱子中有一卷书,放在紫锦的袋中。他问这是不是长生不老的药方,不知道能否让他看一下。王母拿出来给他看,说:“这是五岳真形图……像你这样的凡夫俗子,怎么有资格随身带着呢?”武帝跪在地上叩头,一再恳求。王母说:“……于是使用罗盘和矩尺,对江河的上游进行了测量,将山岳的轮廓用盘曲的线条勾画出来。山脉的走向会倒转,小丘的方向变化无常。山的高低和坡度用复杂的曲线描绘,就像写成的文字。因而山的名称就是根据它的自然形状来确定采用的文字,而山岳的真形就隐藏在这些文字之中。山形的符号都秘藏在玄台中,取出来就是神通广大的信物,仙人们可以随身带着辟邪护身,道士们带着它可以安全地跋山涉水。百神和群仙都十分珍惜和赞扬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