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陵墓雕塑 第三节 俑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俑的制作上,有粗与精、酷似人与略具人形之分。这种形象的出现在开始阶段并不仅仅是因为工匠技艺高低,而是观念不同所致。俑又称为偶人,所谓“偶”,是像人和寓人之意,原是现实中人的代替物。“俑”的原意有特指性,是指用木头做的五官清楚,安装有机关,经拨弄能踊跳、能做出一些动作的偶人。以后观念发生了变化,偶人变成木人、泥人的专指,而俑反而具有了偶人的原始意义,成为墓葬中一切有生命的替代物的总称。

俑是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社会落后习俗的产物。春秋时期用人殉葬遭到一些人反对,仿人的泥、木替代物——俑产生了;但用俑殉葬这种观念从本质上来看,仍然是人殉制度的延续。俑的这种矛盾性,也体现在孔子身上。孔子的“慎终追远”是孝道的出发点,也是为人的根本。但孔子强调的对故去的先人的这些物质的和精神的奉献,不是要死者像活人一样直接享受,而是作为一种礼,作为一种训化手段,使“民德归厚”,使人人具有仁爱之心。在孔子看来,人死之后,不能当做死人看待,给他们提供一些无用的东西,这样缺乏亲爱之心。但又不能当活人看待,提供一些很实用的东西,这样做又太愚蠢。最好的办法,是给死人提供“神明之器”。什么叫神明之器?就是“备物而不可用也”(《礼记·檀弓下》),即指专为死人加工的形象上相似、功用上不可利用的器物。例如瓦器,要做得粗疏,不能盛放东西;笙竽一类乐器,各个发音管上发出的音相互不谐和而不能演奏等等。这是指器物而言。对待人,孔子明显严厉多了,他赞成用“刍灵”,反对用“俑”。刍灵是用草扎成初具人形的殉葬物,合乎“神明之物”的标准。而俑,由于太仿真人,孔子认为这无异用活人殉葬,他批评这是不仁的行为,骂发明这种俑的人,要断子绝孙。(《孟子·梁惠王上》记载:“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像人而用之也。”)作为一个时代的伟人,孔子有许多思想是超前的。他反对俑“像人而用之”,却得不到社会的肯定。以后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灵魂不灭”、“鬼犹求食”这些思想在社会上流行,俑的制作,其仿真人的形象非但没有越来越模糊,反而越来越写实,越来越生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