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宋元官私藏书发展空前 第三节 图书的分类与书目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郑樵的目录学思想

郑樵,字渔仲,福建莆田人,又称夹漈〔ji祭〕先生,生于北宋徽宗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卒于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为宋代著名史学家、目录学家。平生嗜书,遇书必看,尽兴乃去。郑樵撰《通志》200卷,其中《校雠略》表达了他的目录学理论,《艺文略》、《金石略》和《图谱略》体现了其分类的原则。

郑樵认为,“若无部伍之法,何以得书之纪。”就是说,如果没有编制图书的方法(即分类法),怎么能够记载与著录图书呢!他提出图书分类应以学术类别为基础。强调“欲明书者,在于明类例”,要详明图书类别,就要剖析学术源流。图书分类“必究本末,上有源流,下有沿袭”。郑樵强调以学术类别分类的主张对之后我国目录学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郑樵创造了全新的12类分类法,将古今图书划分成经、礼、乐、小学、史、诸子、天文、五行、算术、医方、类书、文12类。12类下的第二类目称为“家”,共有157个,再下的第三类目称为“种”,共282个。郑樵把原来的四部分类变成12类分类了。原来的经、史、子都保留,并把礼、乐、小学从经部提出,把天文、五行、算术、医方等从子部提出,改集部为文部。这些变化突破了传统四部分类法的框框,是依照当时的实际情况总结而成的。这种大胆的尝试是可贵的,但12类分类与四部分类在本质上并无根本差别,加上四部分类简便易行,年代久远,已为人们所熟悉,故郑樵的分类法并未推行开来。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