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隋唐盛世藏书大增 第二节 隋唐五代的藏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1)隋朝的国家藏书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南北一个半世纪的长期对峙的历史。隋文帝杨坚于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废除了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结束了门阀士族垄断仕途的局面。隋炀帝大业年间,开始科举取士。这一制度促使知识分子阶层扩大,直接推动了藏书事业的发展。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隋初国家藏书仅有15000多卷,都是北齐与北周遗留下来的。开皇三年秘书监牛弘上奏,请求朝廷“分遣使人,搜访异本;每书一卷,赏绢一匹。”校写定本后,原书归还原主。开皇九年(公元589年)隋军灭了南方的陈朝,又接收了一批图书,经过检点、整理,将秘书省所藏补续残缺,抄成正副两本,分别藏于内宫与秘书省,共三万余卷。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隋炀帝继位,他对图书事业极为重视,据《隋书·经籍志》记载,他首先令增加图书的复本量,一本书令写50个复本。其次,将大量图书贮存于东都洛阳的宫内观文殿东西厢。东厢藏甲、乙两部(经、史),西厢存丙、丁两部(子、集)。在观文殿的后面还修了两个文物库,当时称之为台。东边叫妙楷台,收藏古迹;西边称室迹台,收藏古画。此外还在宫内收藏道经与佛经。上述管理办法,犹如现代图书馆的按类分库管理,很有实用价值。第三,对于收藏的图书按照图书的质量加以区分,办法是将图书分为三品,上品用红琉璃轴,中品用黑红琉璃轴,下品为黑漆轴。这种区别就如今天图书馆将图书分为善本书及普通本书。隋朝京城长安宫内嘉则殿也有大量藏书。隋炀帝对藏书进行过一次去重剔旧的工作,他命秘书监柳(上巧下吉)〔bian弁〕主持。柳(上巧下吉)在长安嘉则殿藏书中挑选出37000多卷,时称正御书(意思为经过整理的皇帝用书)。由于隋炀帝常住东都洛阳,所以在东都观文殿也放置了部分藏书。隋朝十分重视图书的收集,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聚书37万卷,超出以往任何朝代。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