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章 多元交汇源远流长——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第二节 悠悠千古话沟洫——虞、夏、商、西周、春秋农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农业可以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等不同历史形态,它们是依次演进的。使用木石农具,砍伐农具占重要地位,刀耕火种,撂〔liao料〕荒耕作制,是原始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它基本上是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相始终的。传统农业以使用畜力牵引或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生产技术建立在直观经验基础上,而以铁犁牛耕为其典型形态。我国在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虞夏之际进入阶级社会,黄河流域也就逐步从原始农业过渡到传统农业。从那时起,我国传统农业一直延续到近代,至今仍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之中。

在漫长的传统农业时代,农业生产力并非处于一成不变的停滞状态,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根据传统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状况,我国原始农业以后的传统农业时代可以划分为从虞夏到春秋、从战国到南北朝、从隋到元和明清等四个发展阶段。

虞、夏、商、西周、春秋是第一阶段,这是从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过渡的时期,也是精耕细作农业体系萌芽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在黄河流域,而黄河流域的农业是以沟洫农业为其主要标志的。淮河秦岭以北的黄河流域属暖温带干凉气候类型,年雨量400-750毫米,虽不算充裕,但集中于高温的夏秋之际,有利于作物生长。不过降雨量受季风进退的严重影响,年变率很大,黄河又容易泛滥,因此经常是冬春苦旱,夏秋患涝,尤以干旱为农业生产的主要威胁。黄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覆盖着原生的或次生的黄土,平原开阔,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林木较稀,极便原始条件下的垦耕。这种自然条件,使黄河流域最早得到大规模开发,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全国经济政治重心所在,同时也决定这里的农业是从种植粟黍等耐旱作物开始的,防旱保墒〔shang伤〕(指土壤适合种子发芽和作物生长的湿度)一直是农业技术的中心,即属于旱地农业的类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