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汉武帝改革 第二节 改革政体,加强皇权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人是秦始皇。他开创的封建政治制度为汉武帝所继承,并将它完善、确立。汉武帝所做的不少事业对后世封建社会影响很大。

建立“中朝”,提高君权。西汉前期,丞相均由列侯充任,位尊权大。武帝登基后,他目睹窦婴、田蚡皆欲专权,对朝廷十分不利。于是,武帝采取措施削弱和限制丞相的职权,加强自身的皇权。他亲自过问朝政,同时,还起用了一批长期在自己身边、地位较低的中下层官吏和侍从,作为高级顾问和助手,为他出谋划策。如原来品级低下的少府属官尚书令,用为皇帝掌管章奏文书,地位日益显要。汉武帝还挑选部分贤良、文学为郎,冠以侍中、给侍中、常侍等头衔,像主父偃、朱买臣、严助、严安等人,可以出入宫廷,参议军国大事,建立“中朝”(也称“内朝”)。由尚书令、中书、侍中等组成的“中朝”成为实际的决策机构,也是皇帝忠实的御用工具。而秦以来以丞相为首的由三公九卿组成的国家机关成为“外朝”,降为执行一般政务的机构。中外朝的形成,是汉武帝加强皇权的重要举措。

确立“察举”等选官制度,广泛网罗人才。汉景帝以前,各级官吏多数按军功爵位高低选拔,也就是由功臣或功臣子弟来充任,亦有部分选自中郎、侍郎、郎中、议郎等郎官。他们都是侍卫宫苑和随从皇帝的小官。汉武帝时,中央集权统治不断加强,官僚机构也在扩大,原来的选官办法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在原有选官方法的基础上,又确立了新的选拔官吏制度。文帝时已有了未成制度的“贤良”、“孝廉”之选。武帝时下令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各级官吏荐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通过考核,择优录用。如董仲舒、公孙弘等一批著名学者,就是经过“贤良”策试被重用的。尔后,又采用不受资产多少限制,依照人口数量,按比例进行选举的办法。对那些确有才干而不肯出来作官的人,通过“征召”的方式,由汉武帝亲自召见,确实有真才实学的,即授给官职。同时,还利用上书言事的形式选官。天下官吏百姓都可上书,只要对国家发展有建树的,就视其所长,授予职位。像主父偃、朱买臣、东方朔等人就是通过这种途径进入朝廷而成为名臣的。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又采纳公孙弘的建议,五经博士子弟每年考试成绩优异者也可以授官。汉武帝这样做,既招揽人才,充实了官僚机构,又扩大和巩固了统治基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