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二章 象棋 第三节 象棋的演变和发展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任何事物都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够完善到比较完善而逐步发展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象棋的演变和发展也不能例外。它从萌芽开始,经过不断的改革和演变,发展到现时这样的棋制和形式,其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

战国时代盛行的六博棋,可以说是我国古代象棋的萌芽。六博棋的棋具是由箸、棋、局三部分组成。“箸〔zhù住〕”是一根长六分,类似筷子似的东西,对局时起着相当于骰子的作用。“棋”就是用象牙雕刻的棋子,每方六个。“局”就是棋盘。行棋之前要先轮流投箸,同掷骰子差不多。六枚棋子里有一枭〔xiāo嚣〕五散,以杀死对方的枭为胜。

六博棋在秦汉时期更加盛行,到了东汉时就发展成为大博与小博。小博的棋子增加到12枚。六博棋的产生年代可能还在春秋战国以前。因为在古代小说《穆天子传》里,曾经说在公元前970年的周穆王满,就是个六博棋迷,他跟井公下了三天的棋才分出胜负。

六博棋的面目与现代象棋不同,与古代象棋也不同,都没有车、马、将、卒、士、象等名称的棋子。但它的棋子有六个兵种,也有类似将帅或王的棋子,同时也以杀死类似将帅的棋子枭为胜。这一点却是与古代象棋一脉相承的。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象戏完全取代了六博棋。象戏的棋盘己成正方形,并有马、“符”(即象棋中的兵卒)等棋子。北周武帝为象戏撰写的《象经》,既是一部棋书,也是一部兵书。唐朝以后,北周武帝的《象经》失传,但在北周武帝的同时代为象戏而作的王褒《象经·序》和庾信《进象经赋》现尚保存,可以说明北周时象戏的创制以及当时对象戏的重视。据史料记载,北周武帝曾经在朝廷召集百官讲解《象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