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九章 汉代造船与航海技术的成熟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汉代,我国造船航海技术已经成熟。它的标志是除前文所述能造成高十余丈有三层楼的高大“楼船”及类型繁多的各种船只外,还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桨、橹、船尾舵、风帆等船舶推进工具的日益完善和广泛使用,横隔舱造船结构的重大贡献等。

楫和棹

我国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早已知道利用竹篙、木桨来划船行进并控制方向了。以后,随着人们向深水区的远航,用竹篙不那么方便也不大能起作用了,木桨的作用日益增加。早期的桨多为短桨,叫“楫”,上端为圆杆,下端作板状,用两手持楫划船使船前进。在广州出土的西汉木船模上有四个木俑,各拿一把短桨,坐着划船,那就是楫了。但是,由于楫入水浅,推动力量小,人们就不断改进,加长桨板,加宽桨叶,坐着划的短桨日益变成站着划的长桨。长桨古代称为“棹”。又由于长桨重,划水不方便,于是就在舷侧做了可以搁放长桨的桨柄孔或固定的支点,叫桨座,以发挥杠杆作用。桨板拨水向后,其反作用力通过桨座推动船只前进。在长沙出土的西汉木船模中,我们可以看到有16支长桨即“棹”,这16支棹就是以舷板上的圆孔作支点的,棹有了支点,就成了一个杠杆,划动时可以减轻臂力,发挥了腕臂的作用,桨手的体重也产生了作功的效果,效率大为提高。为了增加船只行驶的速度,桨手们常常一齐边划边唱以统一动作,同时可减轻疲劳感。汉武帝《秋风赋》中有“箫鼓鸣兮发棹歌”,描写的就是这种情况。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