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隋唐五代时期 第三节 一代画圣吴道子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中国的绘画由六朝经过隋代的过渡,在唐代形成了一个生机勃勃、丰富多彩的局面。大画家辈出,新画派不断出现,民族风格的确立,外来技巧的吸收,这些都是唐代绘画繁荣的标志。在此期间,佛教题材仍在绘画中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许多大画家都与佛教有关,几乎都画佛教题材的画,这一点和六朝时的情况差不多。下面简单介绍几位画家。

郑法士,苏州人,北周时已做官,隋代曾做中散大夫。唐人李嗣真对他的画给以很高评价,认为他在当时是独步江左。唐代人见过他的《阿育王像》、《隋文帝入佛堂像》以及《游春图》等。他经常到寺庙去作画,并虚心好学,很受时人推重。

阎立本,唐代京兆万年人(陕西临潼),约生于公元601年,卒于673年。其父阎毗,在隋朝为官;其兄阎立德是唐初著名画家、工艺家和工程专家,指挥舟桥、宫室、陵墓建筑,身居高官。唐高宗时,阎立本以将作大匠的身份代替阎立德为工部尚书,后升任右丞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宰相画家。据《旧唐书》本传,一次,李世民与群臣在春苑池泛舟,见有异鸟在池面游弋,一高兴便命群臣作诗,又召画师阎立本画画。阎立本看到别人在作诗,而自己却像仆役一样调色画画,感到十分羞辱,回家告诫儿子,让他们永远不要画画,说画画是下贱的事。尽管他错误地把绘画当作下贱事,却仍然爱好绘画。所以,当他做了右丞相时,人们讥嘲地说:“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当时的左相姜恪以武功闻名。阎立本以画人物像见长。他的《步辇图》真迹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画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松赞干布的使者禄东赞的场面。这幅画极受历代美术家赞誉。现存的另一幅真迹《历代帝王图》在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他以高超的技巧,写实的手法描绘了13个帝王的精神风貌。阎立本受佛教影响,主要表现在他的虚心好学,广收博取上。他不但继承了父兄的家学,还倾心向前人学习。有这样一个故事:阎立本曾到荆州去看张僧繇的画,第一天看了,说“虚得其名”;第二天又看,说是“近代佳手”;第三天再看,说“名下无虚士”。于是他留宿画下,观赏研究了十多天。我们知道,张僧繇以画佛画见长,又是画天竺“凹凸花”的大师,阎立本在荆州看的画大约就是指他在天皇寺中画的佛像。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