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宋代服饰 第二节 民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我们从古代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作品中可以考察特定时代的社会生活及人们的服饰特点。《宋史》关于宋代服饰的记载要比《新唐书》关于唐代服饰的记载详尽得多,而且引述了若干皇帝诏书的片断,揭示了不少服饰发展走向的社会背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北宋京城(开封)东门外汴河两岸清明时节各阶层居民生活的情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尚习俗:有的黎民,头戴巾,上穿袄,下穿裤,忙忙碌碌;有的百姓,头戴斗笠,上着衫,下着裤,四处奔波。“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衣巾装着,皆有等差”(吴自牧《梦粱录》)。北宋汴梁人的衣着:卖药的、卖卜的,都具冠带;士、农、工、商各具本色,有的戴帽穿背子,有的穿衫束角带(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行业不同,衣着有别。我们从他们的服饰特征大体可以知道他们从事何种职业。

宋代男子,上身以穿圆领袍衫为主。此外还有凉衫、紫衫、毛衫、葛衫、襴衫、鹤氅等。凉衫披在外面,因色调是白的属于冷色,故称凉衫。紫衫,形制较窄,本为戎服,后来士大夫也穿。窄袖紫衫前后开衩,便于骑马。凉衫较宽大,紫衫较短窄。凉衫,男女均用。由于凉衫浅白,又多用于吊丧。宋孝宗薨,即令群臣服凉衫赴丧。毛衫,用羊毛织成;葛衫,用葛麻织成。二者因质地不同而得名。襴衫属于袍衫的形制,近于官服,与大袖常服相似,白色,其下前后裾加缀一横幅。“品官绿袍,举子白襴”(《玉海》)中的白襴指的便是宋代举子(被举应试的士子)身着的白襴衫。与襴衫形制相近的有鹤氅,较为宽大而披在外面。苏东坡诗句“试看披鹤氅”,即是形容宋代文人、山野人士的衣着。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