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秦汉服饰 第一节 冠与帻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后,为巩固统一,相继建立了各项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崇信“五德终始”说,自认以土德得天下,崇尚黑色。他常服通天冠,废周代六冕之制,郊祀时只着“袀〔jun均〕玄(玄衣纁裳)”(《后汉书·舆服志》);妃嫔在夏季戴芙蓉冠子,披浅黄红罗衫;皇太子常服远游冠,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绶。

汉代秦(公元前206年)之后,对秦朝的各项制度多“因循而不革”(《汉书·百官公卿表》)。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技文化的长足进步,汉初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地主阶级统治地位业已巩固,追求奢靡生活的欲望日益强烈。加上与周边国家在经济与文化上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国内各民族间来往的逐渐加多,汉代的服饰也较前丰富考究,形成了公卿百官和富商巨贾竞尚奢华、“衣必文绣”、贵妇服饰“穷极丽美”的状况。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博雅好古”的明帝适应进一步完善封建典章制度的需要,在他主持下,糅合秦制与三代古制,重新制定了祭祀服制与朝服制度,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严格的等级差别,从此汉代服制确立下来。

汉代以冠帽作为区分等级的主要标志。主要有冕冠、长冠、委貌冠、武冠、法冠、进贤冠等几种形制。按照规定,天子与公侯、卿大夫参加祭祀大典时,必须戴冕冠,穿冕服,并以冕旒多少与质地优劣以及服色与章纹的不同区分等级尊卑。长冠,又名齐冠,是一种用竹皮制作的礼冠,后用黑色丝织物缝制,冠顶扁而细长。相传为汉高祖刘邦微贱时仿照楚冠创制,故又称“刘氏冠”。委貌冠,形制与皮弁相似,有些像翻倒的杯子,用帛绢制成。这两种冠均为参加祭祀的官员所戴。武冠,又名“鹖冠”。鹖,俗名野鸡,性好争斗,至死不退,用作冠名,以表示英武,为各级武官朝会时所戴礼冠。又因为它的形状像簸箕,造型高大,也称“武弁大冠”。皇帝侍从与宦官,也戴插着貂尾、饰有蝉纹金珰〔dang当〕的武冠。法冠,又称“獬豸〔xie zhi谢至〕冠”。獬豸是传说中的神羊,能分辨是非曲直。它头顶生有一个犄角,见人争斗,就用犄角抵触理屈者,故为执法者所戴。又因为它通常用铁作冠柱,隐喻戴冠者坚定不移,威武不屈,也称“铁冠”。进贤冠为文吏儒士所戴。冠体用铁丝、细纱制成。冠上缀梁,梁柱前倾后直,以梁数多少区分等级贵贱(如公侯三梁,中二千石以下至博士二梁,博士以下一梁)。此外,还有通天冠、远游冠、建华冠、樊哙〔kuai快〕冠等冠式。关于樊哙冠的由来,相传有这样一段趣事:刘邦攻破咸阳,驻军灞上。项羽设宴鸿门,图谋杀害刘邦,消除对手。席间,“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刘邦)”(《史记·项羽本纪》),情势十分危急。汉将樊哙于是急忙撕下衣襟,裹起铁盾,顶在头上,权充冠帽,仗剑破门而入,解了刘邦此厄。从此,仿樊哙所戴制成冠式,便得了樊哙冠的美名。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