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三章 中国古代的工商杂税 第二节 盐税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春秋时期,管仲曾在齐国实行盐铁专卖制度;食盐的生产和销售均由官府控制,官府在卖盐时,寓税于价,为财政取得收入。管仲认为,食盐是人的生活必需品,每个人都必须天天吃盐。他指出,一个万乘之国,吃盐的人可达千万,一天可吃盐千钟。如果国家将盐价每升(一钟=1000升)加价二钱,每天就可以收入200万钱,10天可得2000万钱,一个月就可以收入6000万钱。而一个万乘之国的人头税,一月不过3000万钱。现在国家通过对专卖食盐的加价,每月获得的收入,相当于两个万乘之国的人头税数额。如果国家宣布增加百姓的人头税,必然会引起百姓的不满和反对。而这种寓税于价的征课办法,则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百姓难于觉察,并且谁也无法逃避。所以是一种非常巧妙和有效的为国聚财的手段。战国时商鞅在秦国变法,也实行食盐专卖制度。

西汉初年,国家曾一度放松对食盐生产和买卖的限制,私人可以自由煮盐,自由买卖,国家征收盐税。许多商人通过经营食盐买卖发了大财,成为暴发户。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接受南阳大铁商孔仅、齐之大盐商东郭咸阳的建议,对盐铁实行专卖,任他两人为大农丞,管领盐铁事,洛阳贾人之子、当时任武帝侍中的桑弘羊参与筹划计算工作。食盐专卖办法是实行民制、官收、官运、官销。官府提供煮盐的锅盆等器具,招募百姓制盐,百姓生产的盐,由官府统一收购,并运往各地销售。国家在各地设置食盐专卖机构,掌管食盐运销业务,严禁百姓私自制盐贩盐。食盐专卖虽然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也有很大弊端。官府对食盐的垄断高价,阻碍食盐的销售,贫民无钱买盐,只好淡食。食盐的收购、运送和销售,需要大批盐官盐吏和民伕,既增加国家开支,又加重百姓负担。官府卖盐,不能家至户到,偏远地区百姓,经常买不到盐。而官盐积压时,官吏往往向百姓强行摊卖。所以,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上,盐铁专卖遭到与会的贤良、文学的猛烈批评。汉元帝时(公元前48—前33年)曾一度废止食盐专卖,但不久又因财政需要而恢复专卖制度。东汉和帝即位(公元88年),废除食盐专卖制,改由私人经营,国家征收盐税。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