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不读《古文观止》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明代,选家特别多,当时的人,以为是极盛了,没想到清代的选家比明代还多,没想到当代的选家比清代还多。且说清人编的文选,有两本声势最赫,一是康熙让徐乾学编的《古文渊鉴》,一是代表桐城派主张的《古文辞类纂》。但流传最广的,既不是官方教材,也不是文豪的选本,而是两个村塾编的《古文观止》。

吴楚材、吴调侯教书教得高兴,把课业编辑起来,竟成比肩《文选》、《唐诗三百首》的畅销书。命名为观止,但从他们在《自序》里说的话看,二人并没有什么狂妄的念头。实际上,《古文观止》的流行,一大原因是选心的随和,连骈文也选了几篇,不像前后一些选本那么壁垒森严。

“古文”有多种意思,作为文体的古文,是唐代叫起来的。实际上,就是散文。以前的散文,只是实用的文体,六朝前后发生了文学的自觉性,那第一批为文章而文章的作者,写的是骈体文。骈文虽好,要经过艰苦的练习才写得出,谋生不暇的寒士们,哪有那种从容呢?唐代的古文运动,把写散文升为专门的技艺,文人自此多矣。且有不止于技艺的地方,按韩愈等人的说法,写古文,还有裨于世道人心呢。

既然古文就是散文,一种茹尔丹先生说了四十多年的、人人都能写一点的东西,为什么唐代有古文运动,宋代也有,明代有前后七子的复古,各自大张旗鼓,好像不如此则散文亡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争夺论坛的领导权。所以古文运动的第一件事是找对手,先前的对手是骈文,后来的对手是时文。然而,有讽刺意味的是,时文,或后来之八股文,正是唐宋古文的衍生品。要将一点点意思敷演成一大篇,中间的技巧,总结起来,就是八股。孔子曾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著名的《师说》,几乎就是以此为题写成的八股文。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