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律·看山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五律看山一九五五年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这首诗最早发表在《党的文献》一九九三年第六期。

赏析

杭州在远古时期,是一片汪洋,即今名杭州湾王盘洋的一部分。海潮东来,为今名北高峰、南高峰呈扇形的西部峰山所阻,回潮挟带泥沙,久淤成陆,海湾深处,积水为湖,这便是后来的西湖。自唐以后,湖水改造成淡水,西湖便渐成生机勃发、风景优美的游览胜地,今天更为世界游人所瞩目。

毛泽东对于杭州湖山景色,情有独钟。自20世纪50年代始至谢世,其游憩杭州,观赏湖山,多至数十次。他对湖西半月形的群山,尤有兴趣,不止一次登上灵隐之北的北高峰,远眺西南诸峰。《看山》诗便是1955年北高峰登眺时写下的一首五律。

诗中说“三上北高峰”,所谓“三上”,不必理解为三次登上北高峰,古人常以“三”表示多,这里也可以作多解。实际上他也的确多次登览。他登上高峰之巅,环视杭州,一望无际,于是次句曰:“杭州一望空。”这“空”字并非虚无之意。杭州为“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有“重湖叠巘”,“烟柳画桥”,真是“自古繁华”(柳永《望海潮》),怎能是“一望空”呢?可见此“空”者非“无”也。这“空”字,也不同于萨都剌所说的“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百字令·登石头城》)。其所谓“眼空无物”,非“无物”,乃指无人,即后文所说“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慨叹金陵古都的衰落,更无英雄人物,意从苏轼“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化出。50年代初,杭州人民正是鼓干劲、争上游的精神风貌,所以这“空”字,自非萨都剌的所谓“眼空”。在“一望”之后下一“空”字,是需有诗胆的,在历朝诗作中,很难找到先例。是不是为了凑韵脚,才生硬地安个“空”字呢?字是韵字,却非强凑。在旷望之后,用什么词来描述视觉中的环境和感觉中的心境呢?一般诗人可能会选用“赊”字或“遥”字之类,而不一定敢于下这个“空”字。尽管这里的“空”字,乃廓然广大之义,与“赊”字、“遥”字近似,但却显得有力度,更能表现作者的胸襟怀抱。“空”字取广大寥廓之义入诗。唐朝诗人李频《送友人游塞北》诗云:“树隔高关断,沙连大漠空。”这里的“空”字就是辽远广阔之义,非谓沙漠空无一物。可见“一望空”这“空”字下得有据,也下得有力。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