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宋词格律 词的平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诗词为什么要讲究平仄,其原因不过两个。

第一,读着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感、节奏感。第二,和音乐的关系。诗和词都是要演唱的,曲调有高低抑扬的变化,语言有平上去入四声,两者必须和谐相配,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就成抵牾,非但不美,且不可歌。李清照说苏东坡等人的词是“句读不葺之诗”(《词论》),后来明代临川派剧作家汤显祖的作品自称要“拗尽天下人嗓子”,也就是词曲不能相配,很难演唱。说的大概就都是这种情况。

举一个例子:

这是一首著名歌曲的第一句。旋律铿锵有力,但是大家可以试试,看这个“灯”字能否唱清楚。唱出来一定是“等”。为什么呢?因为“灯”字是阴平声,用现在普通话的说法,是一声,即从头至尾都是平的,既不上扬,也不下坠。而这一句的旋律是从高到低再上扬,而“灯”字正在从高到低再上扬的地方,所以,上声、去声字,也就是第三声、第四声字才与旋律相配。也就是说,如果先有这一句旋律,再按律填词,那么,第三个字只能是仄声字,而且最好是上声字,不能是平声字。

再以《我被青春撞了一下腰》为例:

同样的道理,这个“腰”字是没有办法唱清楚的。如果把这个“6下面加点”改成高八度的“6”,就可以唱清楚了。

明明知道这种字没有办法唱,而演唱的人又想尽办法要把它唱出来,就是古人所说的“拗折嗓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