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名篇赏析 祝英台近·《晚春》/辛弃疾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怕上层楼,十日九风雨。断肠片片飞红,都无人管,更谁劝、流莺声住。鬓边觑,试把花卜归期,才簪又重数。罗帐灯昏,哽咽梦中语。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作,大部分确实大声镗鞳,如黄钟大吕。但是,他和苏轼一样,并非不能作合乎宋词审美要求的婉约词。其实,当某种技艺达到化境之后,对于多种风格的掌握就不再是难事。西方19世纪浪漫主义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钢琴之王”美誉的李斯特,演奏风格是比较阳刚的。他和有“钢琴诗人”美誉的肖邦是好朋友,肖邦的演奏风格是偏于阴柔的,李斯特有时候悄悄地在琴房中模仿肖邦的演奏,连肖邦本人都感到吃惊。

这一首《祝英台近》,是辛弃疾婉约风格词作的代表之一。

词的题目是“晚春”,写的却是晚春时所引起的怀人之情。

“宝钗分”指离别。古代情人分别,往往会留信物,以作他日重逢的寄托和凭证。比如把铜镜破为两半,各执一半,重逢后,镜也就重圆了,成语“破镜重圆”就是这个意思。另一种常见的方式,是将一对钗各留一股,即杜牧《送人》诗中所说的“明镜半边钗一股,人生何处不相逢”。

“桃叶渡”,泛指分别的地方。王献之有妾名桃叶,分别后他写了《桃叶歌》:“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这里的“桃叶渡”,未必是真有其地,大概借用王献之的诗,虚指分别之地。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