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〇六、修史立德不老情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王必胜

两卷水史写纵横,修史立德先贤心。

夙兴夜寐千百日,筚路蓝缕不老情。

这是读完上下两卷《中国治水史诗》后的即兴所写,翻阅这厚厚的两本,有如《辞海》之巨的大书,油然想到的是这个“工程”的难度和编纂者们的苦心。

古人说,立德、立功、立言,为世上高人之品行。昔有司马迁老夫子,为修史立言,忍受非人之苦,千古传颂。然而,当我们面对熙熙攘攘的当下、红尘滚滚的乱象,我们何有这种勇气和定力。文化的承传者,高僧大德者何在?

三年前,一个企业家和一位老作家,成为这样的文化有心人和苦行者。

这就有了我们面前的一部大书、一部奇书。

面对这部大书、奇书,使我想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清华大学讲过的一段话:“过去我们常讲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现在水利的重要性远远超出农业领域,还关系到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关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面对这部大书、奇书,我们不得不佩服企业家杨钦欢策划编写中国治水史的远见卓识。

面对这样一部皇皇两大卷、洋洋200多万言的巨制——《中国治水史诗》,评说它的分量、论及它的特点,难用一两句话概括。且不说它对中国几大江河水系全方位、多角度的描绘和书写,也不说它纵横数千年、上下几万里的时空探寻,古今中外的资料的搜集和征寻,单是它一帮作者的名头岂是了得?我们看到的是,一大批活跃在现今文坛,多是有点头衔的作家们的一次集体行为。他们从自己熟悉的题材和领域,或整体,或片段,或一条水系,或几方跨地区的水域,或细部深入,或面上扫描,考据、论证、描摹、思索,有亲历见证,有索隐求微,有思辨反省,林林总总,数十篇生花妙笔,把中国治水的历史和现实,把最为丰富的水系河流,进行了较全面的描绘,进而对我国时下水利水害问题,做了深入的思索和探寻。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