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法、道的冲突:晁错与“削藩策” 引火上身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晁错削藩最终将中央政府与诸侯王国的矛盾激化到了顶点,刘启的对面全都是被晁错推过去的自家亲人。我们不能知道刘启那时是不是还被晁错蒙蔽,可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晁错在一门心思地打着“爱国”和“拥护国家统一”的旗号把国家往火坑里推,他插手老刘家的闲事,最终也令自己树敌无数、众叛亲离。

明人张燧有一本书叫《千百年眼》,是历史上一部著名的史论集,其中有许多观点都是发前人所未发,因而成了许多古人的一本案头书,算得上是研究史学的一本“武林秘籍”。这本书在评价晁错削藩的时候说道:“急着削藩必定会把诸侯王逼反,而缓缓地处理王国问题可能反而不会促使诸侯王国最终反叛。刘濞受封吴王的时候已经是壮年时节了,到了景帝朝早已是垂垂老矣。晁错急着削藩,不懂得忍上几年让诸侯国实力自然瓦解。即使是削藩也该慢慢来,一点点来。像晁错这么弄,最终只能导致他自己身死,并被天下耻笑,同时让自己的国家也陷入危难之中。”

诸侯已经坐大,这时反倒不该对他们下狠手,晁错在文帝年间提出削藩或许还有些道理,具有一些可操作性。然而到了景帝朝,盲目削藩就是在逼反诸侯,晁错缺乏在思想境界上与时俱进的意识,削藩的最佳时机已经错过,霸王硬上弓,这招过时了。

直到汉武帝的时候,主父偃提倡“推恩令”,他就给武帝说:“如今的诸侯要么是十几座城池连在一起,要么就是土地旷阔幅员千里,慢慢收拾他们容易让诸侯王们娇惯放纵自己,把自己的国家折腾坏;你要是急急忙忙地收拾他们,反倒会促使他们联合起来朝长安发兵。如今用法令强行削夺诸侯国的土地,这最终就会导致诸侯王相继反叛,重蹈晁错的覆辙。”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