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十一章 法、道的冲突:晁错与“削藩策” 权臣降临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晁错为人严酷冷峻,这让他得罪了不少人,然而,他仗着汉景帝刘启的宠幸,最终还是一手遮天,权倾朝野。袁盎被他排挤、丞相申屠嘉被他活活气死,晁错的专权让帝国的政治气氛变得凝重起来,这一切都传达着同一个信号,一个危险的信号——权臣降临。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在叙述完晁错的家世和师承后,对这个人的性格评价有四个字:峭直刻深。这四个字摆在晁错政治生涯的记述之前,足见它概括了晁错一生的性格特点。

“峭直刻深”,翻译过来就是苛刻严峻。这一看就是法家学派的人普遍具有的气质,然而身在黑暗的古代官场,这种严苛总给人一种不谙世故的感觉,属于自找麻烦的作风。而且由于他那些所谓的“耿直”之举,实际上只是为了实施他那些险恶的刑名手段,同时维护君主的绝对专制,因而这种“耿直”并不能和一般大臣为了维护尊严和自由而做出的正直行为相等同。

这就是为什么晁错、商鞅这些人不能和历史上的骨鲠、诤谏之臣一同流芳后世的原因。

像晁错这种只为一己的人,很多时候就是不招人喜欢,没有原因。他们受到的批评多是发自于他人内心的厌烦,这种人是永远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官场险恶,他们不倒霉才怪。

晁错看着置身于政治生涯发展初期的自己,从头到脚都貌似是天子面前的宠臣,因而他一连给刘恒上书几十封,大约晁错上书的语句都很直白,不加修饰,加上刘恒信奉黄老,秉性善良,对诸侯王有着恻隐之心,而且根本看不上晁错宣讲的纯法家那套,因而并未采纳他的意见。不过为了表示对积极进谏的鼓励,刘恒将晁错擢拔为中大夫。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