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四章 兼收并蓄,儒生贾谊的政治建言 治国安邦的幻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贾谊渴望治国安邦的一腔热情最终换来的只有失落与伤心,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观上而言,贾谊的很多建言缺乏实践的可能;客观上看,皇权时代的思想禁锢必然导致贾谊的怀才不遇。单纯的文人不可能完成走向政客的蜕变,所以贾谊一生都只能被人称作“才子”。

满怀一腔热情的贾谊先后多次向刘恒上书,内容都是在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和主张,于是有了著名的《治安策》,又名《陈政事疏》。

《治安策》集中反映了贾谊的政治思想,而且讽谏之意比《过秦论》要直白许多,言语都很直接,上来就是讨论王国、内政这两个问题。

首先,针对诸侯王势力的坐大,贾谊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办法。就是通过在诸侯原有土地上增建新王国的方式,来缩小单个诸侯国的疆土。这和日后武帝时期主父偃推行的“推恩令”十分相似,只是推恩令确保了这种“众建诸侯”的连续性——诸侯王所有的儿子都可以瓜分父亲治下的土地。而文帝朝是否新增王国只能通过皇帝的喜好来决定,“众建诸侯”不规律,因而“少其力”也就不能长久连续。

其次,贾谊要确立明确的等级制度。

贾谊是一位儒生,儒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儒家所谓的“重建礼乐”的政治理想,实际就是要构建像西周初年那样等级森严的制度,所以贾谊一直提倡要明确君臣地位的尊卑。除了他嫌功臣集团成天在刘恒面前左右朝政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渴望实现儒家重建等级秩序的理想。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