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七章 百万大军打出一个出乎预料的结果 失误的根本原因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更新小说

在《彭德怀自述》中,他将第五次战役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其他三次分别是红军时期的赣州战役、抗日战争时期的关家垴战斗、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

对于第五次战役的评价,军事专家说得很多,这些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一定道理。其实,这次战役打得不好,既不是战术问题、口子开的大小问题,也不是战役指挥问题,甚至不是作战方针问题,而是战役之外的大战略问题。

对中国军队而言,与钢铁铸成的联合国军较量,如此大规模的战役,根本就不该打。

就是说,不在于打得好不好,而在于这仗该不该打。

第五次战役,打,本身就错了。

对此,在打仗上从不第二次犯错的毛泽东,在第五次战役的仗还没有打完时,似乎就已经有了预感。

这也正是毛泽东让志愿军重要将领批次回国,他亲自听汇报、问情况、重新确定新战略的原因。

如果作“事后诸葛亮”分析的话,在李奇微搞清中国人的战略战术后,志愿军进攻的突然性和突袭性效果已经消失,实力被摸清。再搞蛇吞象式大规模攻击,象有了警觉,不再傻呆呆地让你随便搂胳膊拽腿、没屁股带脸的一通狂揍了。

尤其“大象”的首领李奇微,毕竟是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名将,不同于狂妄的麦克阿瑟,通过几次战役的较量,他基本摸清了志愿军的战术特点、力量状况,以及长处短处,采取有针对性的战术特点,破解志愿军的优势,并采取反制措施。在这种情况下,作战双方的军力,成为决定胜负的基础条件。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网页】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使用【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网络。

收藏网址:www.ziyungong.cc

(>人<;)